近幾年的時間的發展,目前成品燈具已經可以輕松達到170lm/W,常見的LED燈具光源包含:led燈管,led日光燈,led工礦燈,led路燈等均可以輕松實現145lm/W以上的成品光效,2835,3030,5050燈珠到達190lm/W的燈珠均進入批量產業化階段。當然目前LED的各項指標仍在不斷發展中,隨著應用領域的拓寬,對LED燈珠的要求也逐漸多樣化;同時技術的進步不僅體現在參數指標上,在成本上也在逐年下降,隨著民用,商用及市政照明大量LED燈具使用,LED的產業巨大,巨大的資金投入到研發中,LED的光效會越來越高。
下面我們來回顧一下LED技術在照明應用階段的迅猛發展歷史,在短短10多年的時間,整個行業從0到全面鋪開。
2006年,CREE公司宣布推出一款新的冷白光LED一“XP . G",發光效率和亮度都創下新的紀錄。在驅動電流為350 mA時,其光通量達139lm,光效為132lm/W。亮度和光效分別比Cree較亮的XR.E LED提高37%和53%,被稱為“業界較亮且具有較高效率的照明級LED”。
2007年,日亞公司發布了新型LED。該實驗型產品在順向電流為350 mA的條件下光通量可達145lm,發光效率約為134lm/w,芯片的大小為1m㎡,色溫為4988K(在Ir=20mA的情況下,發光效率更高達169lm/W)。
2007年,美國的CREE公司在SiC襯底上生長雙異質結,制作的器件同樣很出色。SiC襯底可以把Gabl基LED的金屬電極制造在襯底的底部,電流能夠通過低阻導電襯底的垂直流動,也為發展其他光電子器件奠定了基礎。
同年,日亞化學發布了下一代高功率白光LED。350mA電流輸入時光通量為145lm,發光效率為134lm/W,實現白色LED高效率化的原因是實現了所用的藍色LED芯片的高效率化。該藍色LED在350mA驅動時的光功率為651mW,波長為444nm,外部量子效率為66.5%, WPE為60.3%。
同年,日亞投產發光效率達150lm/W的白色LED。該LED的效率代表當時業界的較高水平,順向電流為20mA的品種為1601m/W。
2009年初,CREE宣布實現了161lm/W的光效,色溫為4689K。該LED標準測試條件是在室溫條件,驅動電流為350mA的情況下進行的。
2009年底,CREE宣布其白光大功率LED光效已實現186lm/W。CREE的測試結果表明,當相關色溫在4577K時,LED可產生1971m的光輸出。該測試是在室溫條件下,驅動電流為350mA的標準測試環境下進行的。
2009年初,根據日亞的實驗室結果,LED發光效率在20mA的情況下提高到2491m/W。不過在一般LED產業常用的350mA電流情況下,發光效率卻降低到1451m/W,引發業界關注。
2011年,歐司朗研發工程師通過全面改進與LED制造相關的所有技術,在實驗室測試中新研發的白光LED刷新了該公司亮度和發光效率的紀錄。在工作電流為350mA的標準條件下,LED亮度較高可以達到155lm,而發光效率更是高達136 lm/w。白光LED原型采用的是1m㎡芯片,所發射的光線色溫為5000K,色度坐標為0.349/0.393(cx/cy)。
2011年,CREE公司宣布其白光LED光效突破2311m/W。該公司使用了一個單模塊組件,在色溫450OK和標準測試室溫度350mA下,測得白光LED光效達23llm/W。
相關前期技術相關資料,請參考:LED技術發展歷史——顯示應用階段
相關文章: